最终是敬嬷嬷扶起了贺嫔,贺家的下人安慰了贺老夫人。
两人终于不哭了,却手拉着手,谁也不愿意先松开。
贺老夫人一直看着贺嫔,明明已人过中年,在她眼里却还是幼时模样。
她想起当初生这个女儿时很艰难,肚子疼了三天三夜,接生婆让家里做好一尸两命的准备,就连请来的太医都说情况不是很好。
她一直很感激自己的丈夫、当时正在京中的贺老将军。
因为老将军跟大夫说,无论如何要保住大人。
孩子没了可以再生,大人没了就真的没了。
她就因为这一句话拼了命,终于把孩子平平安安的生了下来。
最初那几年,这个孩子体弱,一年到头总是病怏怏的。
她小心翼翼地养着,终于养过了五岁,大夫说没事啊,已经好起来了。
果然从那以后,女儿就很少生病。
后来女儿大了,琴棋书画习得都好,模样也出落得水灵,说媒的人踏破了贺府的门槛。
她其实是不愿意把女儿嫁给皇子的,因为那样就意味着女儿将来要介入到皇权的纷争中,要加入到皇位的争夺中。
九死一生之事,成了,自此宫墙相隔,母女再难相见。
不成,那下场更无法深想。
这可是她拼了命生下来的孩子,她就希望这孩子能一辈子平平安安的。嫁一户门第不太高的人家,那样贺家就可以把对方压得死死的,女儿绝对不会受气。
可惜啊,她是贺家的人,女儿也是贺家的女儿。
贺家怎么可能允许女儿嫁到普通人家去。
那时候老将军已经不在了,贺家的大业握在大儿子手里,大儿子跟她明说,妹妹必须嫁给一位皇子。且嫁给哪位皇子,贺家就扶持哪位皇子。直到把那位皇子扶上皇位,妹妹就是后宫最尊贵的女人。只要妹妹能给皇家生下儿子,将来那个儿子必然会是未来的皇帝。
老夫人为此跟大儿子赌气,大儿子却半步都不肯相让。
最后没有办法,她还是看着女儿出嫁了,嫁到了王府做侧妃。
那天她哭了很久,因为女儿嫁的人她不满意,也因为女儿只能委委屈屈的做个妾。
什么侧妃,说的好听,还不是个妾。
她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女儿,怎么能去给人做妾呢?
可是贺家没有人在意这个,大儿子跟大儿媳都在劝她顾全大局,要多想想贺家的将来。
她那时候就想问问,她想贺家的将来了,可是她女儿的将来怎么办?
但是她没有说出口,因为事情已成定局,再多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倒不如卖大儿子一个好,指望他将来能多帮帮妹妹,让妹妹的日子过得舒服些。
于是她收起对女儿的怜惜,收起对大儿子的不满,开始在这个家里做起老好人。
大儿子是言出必行的,女儿嫁的那位皇子果然成为了皇帝。
但是很可惜,她的女儿却不是皇后,只是贵妃。
大儿子当时说的是,现在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将来生下皇子之后,皇子是什么。
她当时就想,贵妃的儿子还能是什么?除非皇后无子,否则立庶不立嫡,言官是要闹的。
大儿子却说,贺家根本不怕言官闹,兵权在手,谁敢说什么?
可惜,女儿没能生下儿子,第一胎就是个女孩。
这个消息传到贺府的时候,正赶上大儿媳也在生产,生下的是个儿子。
大儿子当机立断要换孩子,她当时差点吓死!她觉得大儿子已经疯了,这种事情居然也敢干!
不管那皇帝是不是贺家扶上位的,人家已经是皇帝了,皇族血脉不容掺假,贺家一旦搅和到这样的事情中去,那就是覆水难收,必须得一条道走到黑了。
她不同意,跟大儿子吵了起来。
可是怎么可能吵得过,就在吵着的过程中,暗卫已经把孩子抱走了。
刚生产完的大儿媳也哭得够呛,毕竟那是她千辛万苦生下来的孩子,哪个做母亲的能舍得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人抱走?
可是大儿媳就跟她一样,根本一点办法都没有。在这个家里,说得算的只有贺烈风一个。
儿子抱走了,女儿换回来了,不知道为什么,当那个软软糯糯的小女婴被抱回来时,她突然就没有那么生气了。
因为那小女婴跟幼时的静言长得一模一样,她看着那孩子,好像又看到了小时候的女儿。
她就想,这样也好,她好好养这个孩子,就相当于又养了女儿一次,也算是老天爷给她的补偿。将来一定给这孩子选户好人家,也算全了今生遗憾。
可惜,那个孩子没活太久,夭折了。
后来,孩子又换了第二次。
她已经麻木了,只听说换的是长宁侯府的嫡子,便想着也好,她在京里多照顾着,那孩子养在侯府也不会受苦。
公主的命运通常不好,多半都是和亲的工具。
孩子能换出来养,也免去了走到这一步。
贺家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她的心也是一点点从热变冷,性子也是从软到硬。
反正已经回不了头了,那不如就一条道走到黑。
最后是生是死,都是命。
“瘦了。”老夫人收回思维,捏了捏贺嫔的手,“都没肉了,全是骨头。”
贺嫔鼻子发酸,却还是笑着对老夫人说:“苦夏,天气热人就容易瘦。等天气凉爽一些就会胖起来,母亲不必替我担心。倒是母亲瘦了好多,是最近身体不好吗?”
“我很好。”老夫人拉着她的手站了起来,“我一切都好。静言,你随我到我屋里去坐。这前堂啊!我总觉得是见外客的地方。可你不是客,你是我的女儿,是贺家的大小姐,你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谁也不能把你当外人看。”
贺嫔跟着老夫人往内院儿走了,贺大夫人也一直伴在旁边,没怎么说话,目光一直往地面垂着,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老夫人屋里跟从前没有太多变化,贺嫔已经很久没有回过贺府了。关于娘家的记忆在这些年的宫廷生活中,已经逐渐淡去,从前堂到内宅的这条路,她觉得比小时候记忆中的窄了许多,有几处岔路口如果没有人带着,也忘了该往哪处去拐。
但关于老夫人屋里的记忆却是依然深刻的,因为这里装着她的全部童年,那是她这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