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同人小说 其他类型 女频小说 排行 最新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705章 李政道:我想吃鱼了

作者:新手钓鱼人 字数:7324 更新:2024-08-12 20:17:23

第七百零四章李政道:我想吃鱼了

“.”

此时此刻。

办公室内。

听到钱秉穹的这番解释。

徐云、钱五师、陆光达三人在内心惊讶之余,脸上也终于浮现出了些许明悟之色。

原来如此

难怪会有这么多副教授精英愿意一同回国。

难怪登船的总人数会比徐云预计的翻了整整一倍还多。

难怪钱方琳夫妻会出现在回国名单上.

导致这一些变故的原因,就是因为李政道也选择了回归华夏。

要知道。

作为目前仅有的两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和杨振宁二人的号召力在海对面的华人圈中是非常恐怖的。

虽然不如汤川秀树在霓虹那般近乎于圣,但他们的很多选择确实都成为了海对面华人的风向标。

例如在二人得到诺奖后的第二年。

海对面选择理论物理的华人高中毕业生也就是大一新生的数量,比前一年多了足足三倍。

去年李政道发了一部类似《我的前半生》性质的自传,在华人圈内的销量愣是超过了万年第一第二的《论语》和《圣经》。

甚至有狂热粉还模仿着他们的衣着以及发型,跟后世追星族的行为几乎无异。

要知道。

杨振宁的发量很多,所以模仿起来没啥难度,改个造型就可以了,但李政道其实是有斑秃的

可就算如此,依旧有大量的粉丝做出了这种举动。

杨李二人的影响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恐怖如斯.jpg。

如果徐云没记错的话。

钱方琳的丈夫戴明生也是李政道的崇拜者,后来还给李政道在80年代发表的另一部自传提过序。

所以面对杨李二人的号召,他们做出回国的选择倒也变得合理了起来。

当然了。

杨李的影响力说到底也只是个强力催化剂,真正让他们选择回国的本质原因,还是这些人心中对于祖国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情感。

对于那些不愿意回归华夏的人,杨李的呼召是没有用处的。

否则的话杨李二人就不是科学家,而是摩西了。

不过徐云有些奇怪的是.

李政道本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居然会做出这种选择?

这背后.是否另有原因?

就在徐云和钱秉穹几人交谈的同时。

距离基地数千公里外的某片海域。

一艘客轮正在海面上沿着夕阳缓缓行驶。

这艘客轮的船体为钢木结构,船形是尖头、腰宽、半圆尾、平底。

船舷以上为白色,船舷以下到吃水线是铁灰色,船腰处在两侧分部着滚动轮式的推进器,共分四层舱。

整艘船的全长大概70米左右,白色的船身上赫然印着“魔都”二字。

客轮的外观在后世的眼光看来或许算不上豪华,但却在朴素中带着一股大气。

这艘船叫做“魔都”号,在华夏的船舶建造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仅次于三年前下水的“燕京”号外,华夏自主建造的第二艘大型客轮。

它的全长为77米,型宽14.6米,3145总吨,载客量523人。

按照历史发展。

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年里,它将会承载数十万的乘客往来于津门与魔都之间。

他们有些人只是出门游玩或者务工,过段时间便会重新回到故乡。

有些人却是至此一去,便与故土再无相见之日。

当然了。

在这各色各样的乘客中,还有那么一小撮特殊的乘客。

他们乘坐魔都号不是为了远游,而是

归家。

此时此刻。

魔都号的甲板上。

一位圆脸、眉毛微弯、苹果肌有些丰满的中年黑衣男子,正独自站在甲板一角,悠然的看着远方景象。

蔚蓝的大海连着天空,两者交汇的地方飘着一朵朵薄薄的云彩,仿佛在天际间舞动。

海面波光粼粼,夕阳照映下,波浪闪着晶莹的光芒。

微风拂面,他的衣襟被吹得微微飘动。

不过即使风很轻,海浪也能带来海洋的气息,海水特有的咸味伴随着微风,让他莫名感到有些舒适酣畅。

但在这股惬意的神采之下,中年人的眉宇间还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神采。

其中有激动、有喜悦、有期盼,也有.

迟疑和担忧。

如果徐云或者后世任意一人能看到这幅表情,便会发现网络上那个【他的脸上带着三分讥笑三分薄凉三分漫不经心一分冷漠】的梗其实并不完全虚假.

过了几分钟。

原本双手分别握着栏杆的中年人忽然换了个动作,改成了两手交叉的姿势,整个人身子微微前倾,“趴”在了护栏上。

与此同时。

他的嘴中亦是缓缓呼出了一口浊气:

“呼”

而就在中年人做着意义不明的动作之际,他的身边忽然响起了一道声音:

“怎么,李大教授,现在对回国后悔了?”

“如果你要是一时冲动,到津门港后可以和组织上说一声,想必他们会放你回去的。”

话刚说完。

中年人的身边便出现了一道身影,同样双手交叉趴在了护栏上。

此人的年龄看起来比黑衣中年人大一点,方脸庞大眼睛,上身穿着一件灰色西服,浓密的秀发梳的整齐无比——从海风吹不动它们的情况来看,方脸男子多半涂了发蜡。

听到方脸男子的这番话。

黑衣中年人忍不住冷哼了一声,平日里很是和蔼的脸上此时全是冷漠之色:

“杨振宁,你没事找事是不是?”

听到黑衣中年人.也就是李政道的这番话,他身边的杨振宁却很冷静的摇了摇头:

“我可不是没事找事,你这人的性格历来精明,谁知道你肚子里在想着什么?”

“李教授和陈教授他们不了解你,我难道还不了解你吗?”

“哪怕是屈润普出现在船上想要和我们回国,我都不会挑一下眉头,唯独你的出现让我相当惊讶。”

“说吧,你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有些事我们必须要好好聊聊了。”

说罢。

杨振宁便偏过头,认真的盯住了李政道。

两个多月前。

屈润普通过自身的渠道将蓝色小药丸推广到了海对面很多老白皮的手里,这个来自东方的神药效果之强,很快让很多垂垂老矣的老白皮重新焕发出了第二春。

于是乎。

在屈润普表示了兔子们希望用小药丸代理权换回一批华夏学者回国之后,海对面的高层很“慷慨”的同意了——即便回国的人中包括了杨振宁和陈省身这样的顶尖人才依旧如此。

当然了。

海对面的那些人倒也不全是眼中只有钱的傻子,他们其实也是做个一番思量的:

兔子们希望召回第三批留学生的原因,很明显是国内的一些研究项目遇到了阻碍,需要引入新的生力军进行攻关。

换而言之.

兔子们前两批回国的留学生并没有取得太明显的成果。

要知道。

当初回国的留学生中可是包括了钱五师、陆光达、老郭、赵忠尧这些顶级人才——准确来说还是应用物理方面的研究人才。

其中钱五师可是历史上第一位非美籍工作人员,JPL的五个创始人之一,陆光达和赵忠尧等人亦是有着非凡的成就。

不过这些人的能力虽然强,但这年头华夏能够继续的支援有限,没有成果倒是不怎么令这些海对面的高层意外。

这种情况下。

这些顶尖的应用物理学家都搞不出啥东西,再回去一些人又有啥用?

诚然。

杨振宁在荣誉上是华夏科学界的第一人,但他在专业方面只是搞理论物理的,对应用物理能有什么帮助?

你指望他去搞飞机大炮?这显然不可能。

最终经过详细讨论以及屈润普的打点引导,海对面很快达成了一个判断:

华夏这次想召回国的主要人物便是杨振宁,目的则是为了研究他们提出的元强子模型,希望在理论物理取得话语权。

至于其他的学者.大概就是凑数的,属于那种喊回来一个也是喊,喊回来一群也是喊的情况。

反倒是当年囚禁钱五师的老熟人金贝尔,在讨论中提出了一个看法:

华夏人不久前可是击落了对岸派出的三架U2,说不定是有什么应用成果诞生了呢?

所以金贝儿坚决反对再放留学生回国,哪怕是搞理论物理的也绝对不行。

这其实是个很精准的判断,一如金贝尔当初坚决反对钱五师回国的观点。

不过遗憾的是

兔子们此前公布的【被驴踹下来】的说法实在是太具有迷惑性了,所以海对面很多专家都认为兔子们是靠着毛熊的技术支援打下来的U2。

他们的理由则是毛熊最近开始和华夏开始的粮食贸易,这个贸易开展的时间就在击落U2后不久,很明显存在一种递进的关系。

这个理由其实还是挺合理的,毕竟谁能想到兔子们这次天降了个七分熟呢?

而毛熊方面对此自然不会主动辟谣,因为如今的国际局势不太乐观,他们巴不得有海对面有这种脑补。

加之金贝尔此时已经不是次长了,话语权比之前下降了一大截,于是他的看法最终并没有被众人太过重视。

而在得到了海对面的允许后,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杨振宁与陈省身、李景均三人联名公开发出了归国召集令,很快吸引了部分在美学者的关注,并且迅速有人与陈省身他们取得了联络,表示了愿意回国的意愿。

不过正如徐云所预料的那样。

这批表示希望回国的科学家大多职务不高,基本上都是当年因为还在读书所以没法回国的人——他们中很多人六年前都只是研究生或者本科在读,六年后的成就自然不可能高到哪儿去。

其中有些人甚至还是刚刚博士毕业,找了段时间工作却没有合适的岗位,加之心中也有祖国,所以选择了回归故土。

然而就在召集令发布半个月后,一件谁都没有想到的意外发生了。

另一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时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的李政道,忽然在普林斯顿最大的报刊上宣布,自己也将要回归华夏。

同时他还呼吁华夏科学家们“此时回国正当时”,希望有人能“同来同归”。

一连两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同时发声,局面瞬间就变得不一样了起来。

很多原本有些迟疑的学者.例如林家翘、钱芳琳夫妇等人,也纷纷来了电话。

于是回国的人数从41人开始逐渐扩大,最终居然有一百多号人选择了回国。

这个数字让陈省身乃至兔子方面都无比惊喜,不过杨振宁的心中却一直有着一根刺在横着:

李政道为什么会发表那篇公告呢?

要知道。

这次回国的发起者是杨振宁、陈省身和李景均三人,三人中又以杨振宁这个诺奖得主排在最先。

李政道发声后顶多就是算“响应”,称不上是发起人。

所以在很多报刊上李政道的排名是要在杨振宁.不,甚至要在陈省身和李景均之后的。

这种排名普通人看起来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别忘了,杨振宁当初和李政道就是因为名次的原因闹的矛盾。

如果李政道真的不在乎这种排名,当初二人就不会分道扬镳了。

“我在想什么.”

听到杨振宁的问题,李政道原本冷漠的脸上骤然出现了一缕失神。

过了片刻。

他转头看了这位自己因为名利问题而决裂的当年挚友,说出了一句让杨振宁没有想到的话:

“我在想我妈做的本帮熏鱼了,振宁,你是庐州人,应该没吃过魔都的本帮菜吧?”

“本帮熏鱼也叫做爆鱼,算是本帮菜里为数不多的美食,要先去市场买回来新鲜的鱼,刮鱼鳞,去内脏.”

看着对着美食侃侃而谈的李政道,杨振宁的脸上先是露出了一丝错愕。

但很快,这丝愕然便被怒气取代了,只见他的声音骤然拔高了几分:

“李政道,我他吗的是在问你到底在想什么,不是在问你怎么做菜!花Q!”

情绪激动之下,杨振宁忍不住骂出了海对面的经典单词。

不过李政道的表情却依旧很平静,只见他转过身,背靠着护栏与大海,认真的对杨振宁说道:

“我没有骗你啊,我真的是在想本帮熏鱼——准确来说,从听说你们要回国的时候就开始在想了。”

杨振宁再次一怔。

不过这次他的反应不再是盛怒,而是有些疑惑。

不知为何。

他感觉此时李政道的状态有些奇怪。

他认识的李政道是个很和蔼但其实很固执、同时也很具锋芒的人,用后世的形容就是“显眼包”。

但此时李政道给他的感觉却有点

怎么说呢,有点缥缈,有点虚。

仿佛一把盖世宝剑收敛了锋芒,突然挂在了某个侠客的腰间开始漂泊江湖了。

李政道同样也捕捉到了杨振宁的这抹疑惑,只见他有些感慨的呼出了一口气:

“振宁,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一个哲学原理。”

“这个原理说的是人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不瞒你说,作为一名理科生,我之前对于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是有些嗤之以鼻的。”

“但在两个多月前,我发现自己好像错了。”

说罢。

李政道将手探入了衣服内袋,从中取出了一本皱巴巴的期刊,接着小心将它摊平。

杨振宁注意到,这本书期刊上赫然写着一个名字:

《PhysicalReviewLetters》。

同时从书籍外印着的那头驴的封面来看,这期杂志的内容显然便是赵忠尧他们发表的元强子模型。

随后李政道朝杨振宁挥了挥这册期刊,书页在空气中哗啦哗啦的作响:

“两个多月前吧,当时我正在搞非拓扑性孤立子的项目,一次研究结束后我的学生把这册期刊交给了我。”

“当时他就和我讲了一句话——教授,物理学要变天了。”

“我一开始还以为他是在大惊小怪呢,但是看完了这篇论文后.你知道我做了什么吗?”

杨振宁摇了摇头。

李政道朝他做了个撕东西的动作:

“我把非拓扑性孤立子的验算稿全撕掉了。”

杨振宁顿时瞳孔一缩。

虽然他和李政道早已分道扬镳,但双方却一直都在明里暗里做着竞争,彼此对于对方的研究项目自然也有所关注。

非拓扑性孤立子。

所谓孤立子,指的是所有可以持久稳定地把能量集中在一个特定区域的物体的统称。

众所周知。

宇宙在再加热时期物质开始大量合成,为宇宙之后的演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究竟什么物质在什么阶段以怎样的方式形成,这依然是个谜,理论上解开这个谜的钥匙之一就是孤立子。

它的性质有点类似后世一种叫做“长生流”的小说,就是主角在某些地方苟着一两千年笑看世间沧桑,掌握着古往今来所有隐密的答案。

非拓扑性孤立子则涉及到了代数变化,目前它大概率指向三维震荡子,属于暗物质的一种。

而李政道将手稿全部撕掉的意思,自然便是放弃了这个研究.

至于原因嘛.

虽然李政道没说,但杨振宁多少也可以猜到——因为元强子模型已经提出了另一种更好的孤立子框架,而且还是完整的那种。

相当与你玩金铲铲正在哼哧哼哧的攒金币准备搞三星奎因呢,结果对面出来了个三星卑尔维斯.

接着李政道重新将期刊收好,目光悠扬的看向了远方:

“然后从那天开始.我整个人就陷入了一股很茫然的情绪里头,饭能照吃水能照喝,但就是沉不下心做实验。”

“甚至我提起笔想要算爱因斯坦场方程,都有一股力量莫名的阻止了我。”

“这种浑浑噩噩的情况持续了很久,那段时间我突然不知道自己做学术的意义是什么了,老杨,你能理解这种感觉吗?”

杨振宁的嘴唇下意识开合了几下,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微妙的表情。

老杨?

他有多久没从李政道的口中听到这个称呼了?

不,就连这样询问的口气,他都好长时间没接触过了。

其实李政道所说的这种感觉,他其实也体悟过,不过相对来说没有李政道那么明显。

因为“杨李”这两座华人物理界的最高峰,彼此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杨振宁的父亲是水木大学的数学教授,所以杨振宁的优势方向一直在于数学计算,整个物理学界数学水平比他高的也没几个。

而李政道在灵感.直白点说就是找项目这块的能力则要强出杨振宁很多,像当初二人之所以会合作,就是因为李政道在计算上遇到了问题所以求助的杨振宁。

例如杨振宁在未来就曾经说过一句话:

“他(指李政道)的数学不好,他厉害的地方是找课题。”

所以在眼下这个时间点。

杨振宁手上的研究课题相对要少点,李政道则无论是现实还是备忘录上都记着大量的灵感。

因此在赵忠尧他们的论文发表后,李政道受到的思想冲击确实要一大点儿。

接着李政道顿了顿,继续说道:

“再后来的某一天,我听说了你们要回国的消息。”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脑海中就突然冒出了我妈做的本帮熏鱼。”

“然后这一想我就停不下来了,我想到了去世的父亲,想到了家里的其他兄弟姐妹,想到了当年辍学的原因。”

“接着”

说到这里。

李政道重新看向了杨振宁,缓缓说道:

“我莫名奇妙的就有些顿悟了,比起我在海对面追求的名利,家国这两个字,似乎要更重要一些。”

1926年11月24日的时候。

李政道出生在一个殷富商人家庭,上有两个哥哥李宏道、李崇道,下有两个弟弟李达道、李学道,另外还有一个妹妹李雅芸。

他的父亲叫做李骏康,母亲叫做张明璋。

李政道在读小学的时候霓虹全面侵华,魔都被占领,于是他被迫小学辍学。

后来他难以忍受霓虹人在魔都的野蛮行径,决心离沪,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赣州,就读于赣州联合中学,最终开始了自己的传奇人生篇章。

接着李政道呼出了一口浊气,说道:

“在意识到这点之后,我才发现我如今的成就几乎全是靠着国家或者说国人支持完成的。”

“例如我在浙大认识了束星北老师,后来又投身到了王淦昌老师的门下,西南联大的时候是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老师他们教我的知识。”

“后来我之所以能去海对面,则是因为吴大猷老师的推荐,在海对面的时候光亚也很照顾我。”

说着说着,李政道的嘴角忽然扬起了一丝苦笑:

“要说最该回归华夏的那个人,其实应该是我才对。”

“可惜.我一直把心思都放到了名利之上,直到现在才明白这个道理。”

杨振宁顿时默然。

他总算是有点理解李政道的想法了。

李政道的性格非常固执,他属于对于自己规划相当清晰的一类人。

例如当年他不过13岁,就敢一个人从魔都徒步走到赣州读书。

又例如当年物流的种子计划。

早先提及过。

在发现霓虹的二次原很有杀伤力后,物流便也开始计划起了自己搞原子弹。

物流的霸总派出了吴大猷、曾昭抡、华罗庚三位大佬前往海对面考察,并要求每位科学家推荐两名助手同去。

当时吴大猷推举的两名助手,一名是李政道,另一名就是朱光亚。

不过考察组抵达海对面后便被告知对方不会共享任何核武器的数据,同时由于国内发生了某些中众所周知的巨变,考察组只好被迫解散。

在吴大猷这组中,李政道几经思考,选择去了芝加哥大学读书。

于是吴大猷给了他一笔数目不小的盘缠和一封推荐信,李政道由此顺利拜入了费米这个大佬门下。

而朱光亚则选择跟着吴大猷行动,由此可见李政道对于自己的人生安排是很有主见的。

尤其是在获得了诺奖、又与杨振宁决裂之后。

李政道的眼中只剩下了追逐名利.或者说压过杨振宁。

虽然杨振宁也有这种心理,并且他同样是个固执到你不联系我我就绝不联系你的人,但他终究没有李政道这般锐利到无视了现实。

而越是这种人,在世界观遭遇冲击之后往往会越迷茫。

李政道原本的视野中只有一条可以容身他一个人奔跑的路,结果随着元强子论文的发表,李政道忽然发现周围的地图tmd全亮了.

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停下了脚步,然后茫然四顾,突然发现自己在追逐的东西没了意义。

接着在这种心理状态中,他又骤然听说了杨振宁他们要回国的消息。

于是乎。

过往很多因为李政道一路狂奔而被他忽视的东西,一下子全部涌现了上来。

被他压抑了整整十五年的情感,如同被按压的弹簧一般,骤然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冲击力。

然后

李政道忽然想吃鱼了。

家乡的鱼。

注:

我现在还是没法长期看手机,就连姿势都没法换,每天能看几分钟的样子,倒是可以听歌

好久没有求票了,看在最近每天都七千字的份上能来点月票吗?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4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